习近平甘肃之行点亮富民兴陇新“色彩”
“党 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 ,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。”无论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,他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群众,为人民群众着想,为人民群众办事。 8月19日至22日,习近平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,行程1000多公里,先后来到敦煌、嘉峪关、张掖、武威、兰州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。 他和人民群众一起参观名胜古迹,也拿起开沟犁,开沙沟、铲黄沙,参加治沙劳动;他走进村民家里和百姓聊天,也在路边和休闲的人民群众亲切交流;他勉励踏实努力的学生多学技能,也称赞接续奋斗的治 沙人精神可嘉;他要求传承甘肃的红色资源,也强调保护 甘肃的生态环境…… 这里有厚重的金色,奋斗的红色,希望的蓝色,健康的绿色……幸福的色彩渲染着富民兴陇新生活。 8月19日下午,习近平在敦煌 莫高窟考察调研时,向正在参观的游 客亲切招手致意。 甘肃的金色,是文化的颜色。 这里既有鸣沙山积 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,也有莫高窟闪耀了千年的 壁画。既有“天下第一雄关”横绝大漠、连陲锁钥的“昨日”记忆,也有丝绸古道驼铃清脆、羌笛悠扬的历史回音。 敦煌,这个丝绸之路上的明珠,正是习近平此次甘肃之行的第一站。 走进莫高窟,习近平亲切地向游客招手致意,并与大家握手问好。他鼓励孩子要多长见识,也叮嘱大家要爱护文物。习近平细细察看历 史悠久的彩塑、壁画,要求运用先进科学 技术提高保护水平,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。 来到“天下第一雄关”嘉峪关,习近平登上关城,察看关隘、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,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。习近平不仅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还要求挖掘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、文化胸怀。 8月20日上午,习近平来到张掖市 高台县,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 墓,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。 甘肃的红色,是革命的颜色。 “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,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。”习近平这样讲述甘肃。 80多年前,西路军西渡黄河,开始了腥风血雨、悲壮无畏的西征历程。浴血征途上,他们经历了大大小小80多次战斗,几乎全 军覆没。两万余人的部队最后仅剩四百余人,用鲜 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,为千里祁连山、古老的河西走廊留下了一段令人扼腕、让人叹息的悲壮故事。 ...